匯算清繳幾乎是每個企業都必須要有的一個行為。2017年已經接近尾聲,意味著企業匯算清繳將要開始。但是很多納稅人對匯算清繳的中需要關注的點認識的并不清楚。那在匯算清繳過程中存在哪些點是納稅人必須了解的?
相信對于會計人來說,匯算清繳并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不過在越來越近的期末大匯總到來之際,總有人會出錯,也總有人忙完這頭忙那頭,反倒讓自己的工作節奏變的紊亂。想要玩轉匯算清繳,小編來教你!
在會計領域中,匯算清繳是指納稅人在規定時期內,依照稅收法律、法規、規章及其他有關企業所得稅的規定,計算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稅所得稅額,根據月度或者季度預繳稅額確定該年度所應補繳或者退稅額,填寫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請表,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提供稅務機關要求的有關資料、結清后企業所得稅稅款的行為。這段話看似很難理解,其實它就是告訴會計人員到了年末應該計算企業所得稅并向上級稅務機關申報納稅的一個行為。同時它也告訴了這個行為需要做的幾個重要的步驟。
匯算清繳幾乎是每個企業都必須要有的一個行為。通常情況下,匯算清繳時間為年終,向稅務機關申報的時間為1月1日到5月31日。但是今年的匯算清繳時間隨著政策的變動而變得有些不同,需要各位會計人特別留意。同時,如果實際經營終止,那同樣需要在終了之日起60日之內向稅務機關申報年度所得稅。
知曉匯算清繳時間只是做好工作計劃安排的基礎,想要工作有條不紊,那就還需要對于企業所得稅有一個深刻的認識。根據目前國家政策,我國的企業所得稅年終匯算清繳報稅采取的辦法包括按年計算和按分月(季度)預繳。所以在12月月底,對于會計們來說就顯的格外忙碌,沒有提前學習好企業所得稅那可是萬萬不能的。
對于企業所得稅來說,分清楚什么應該算入到納稅范圍內,哪些需要減免,哪些需要全額算作在內是非常有必要的。對于各類行為的歸屬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并能準確算出應繳稅額才是一個財會人員應該具備的素質。
根據稅法規定,不列入到征收范圍的主要有以下三種:(1)財政撥款 (2)依法收取并納入到財政事業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 (3)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